广告推荐

Friday, June 10, 2011

闲游日:鱼米之乡-适耕庄(Sekinchan, Village of Fish & Paddy)

约下午3点30分,离开了皇家山(Bukit Melawati),就前往享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适耕庄(Sekinchan)了。适耕庄这个地方,我很多的朋友当中都去过了,朋友们都是特地去那边看稻田、拍摄稻田,而我也不例外。。。适耕庄,是我响往的地方,我没有看过片地的稻田,绿葱葱一片的稻草田,又或者当稻穗成熟时呈现那金黄般的稻米田。。。

所以,适耕庄我来了。。。

17日4月2011年(星期日)
闲游日:鱼米之乡-适耕庄(A Leisure Walk In Sekinchan)
第一站:皇家山,银叶猴 的天堂(Bukit Melawati,Paradise of Silver Leaf)
第二站:鱼米之乡-适耕庄(Sekinchan, Village of Fish & Paddy)

位于马来西亚半岛雪兰莪州北部的适耕庄,从首都吉隆坡出发,车程约100km,费时2小时。适耕庄是由4个小村庄,即A、B、C村和渔村(海口)组成,除了A村之外,其他3个村落都是在紧急时期,英国政府为了取缔共产党,强制村民聚居而设的新 村。开埠80年来,目前适耕庄总人口有二万多人。说起来,适耕庄的发源地应该是在海口,在1920年由一个小渔村不断地演变而成今日的模样。目前,海口有 400多户人家,早期几乎清一色是潮州人的天下,而且几乎每一家都以捕鱼为生,偶有少数兼种稻米,不过,随着一些外地人迁入后,村里的外籍人也多了起来。

适耕庄之代号

“渔米之乡”适耕庄因田地适合耕种而得名,但早一辈的居民,尤其是靠海一带的潮州人都习惯叫它“红毛港”。初期叫“红毛港”顾名思义,“红毛港”是指洋人 聚居的海港。据说在英国殖民地时期,驻扎在适耕庄的英国军队(金发碧眼的红毛兵)是从渔村的海港登陆,当地捕鱼为生的潮州人因此叫此地为“红毛港”

适耕庄的另一个外号是叫16支,在马来西亚,“支”即是指“哩”。瓜雪的官方重地距离适耕庄刚好是16英哩,当地的福建人都爱称之为“16支”,久而久之,“16支”就成了适耕庄的另一个代号。直到现在,附近一带的年老居民仍然改不了口,一直以“16支”称呼适耕庄。

至于目前最著名的“渔米之乡”雅号,则因地理环境而有。适耕庄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,一边是一大片辽阔平坦而肥沃的稻田,靠海的另一边则是鱼产丰富的渔港,要米有米,要鱼有鱼,物质不虞匮乏,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村庄,“渔米之乡”也因此扬名全马。



约下午4点时分,我们来到了适耕庄。来到了誉有鱼米之乡的这个小镇,就不能错过两个地方,稻田地和渔村。我们先来到稻田地,当时还没到稻米成熟的季节,所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尽是一片一片望无际青葱葱的稻草田。




我喜欢蓝天白云,也喜欢青草地。来到这里,天气很晴朗,天空很蓝,稻草田也呈现的很青色。我很喜欢这样的景色,心情顿时很振奋、很开朗,而我也很情不自尽地SS自拍了很多。。。


刚巧看到有几个在稻草田中工作的大婶,赶快地把这一幕拍摄下来

马路和稻草田相隔了一条河

一座木桥连接了通往河的对岸

路旁的摩多车

适耕庄的其中一间华小-育群国民型华文小学校

此外,养燕业近年也开始蓬勃发展。来到适耕庄,我们不难发现一望无际的稻田中,偶尔会出现一两栋燕屋。


稻草田后,我们就去海口渔村了。。。


要注意在路旁的这个入村大牌坊

渔村里的屋子

屋前晒的虾干

来到了港口。 这个港口的流水并不通畅,在这里还可以嗅到一股薰鼻的死水味道,或者当地的居民都习以为然了。。。


垃圾。。。

之后,我们又回到了稻草田。这时已是傍晚时分了,夕阳西下下的稻草田又是另外一番美景。。。


夕阳的天空

河畔

他们俩,爱打情骂俏。。。LOL

自拍的合照

这座独木桥成了我们拍摄的景点。。。哈哈

夕阳下的美女

从稻草田角度拍过去

从马路角度拍过去

晚餐,我们随便去到了一家餐馆-隆华海鲜酒家。我们点了三道菜肴,三道都不好吃

晚上约九点30分,我们就往隆回家的方向驶去。。。
好棒的一天。。。

和尚梳头,
自我安慰。

No comments: